行业新闻
都已经2023年了,去哪儿还在利用大数据杀熟?官方回应
- 2023年1月5日
- 作者: 安鸾网络
- 分类目录 新闻资讯
2023年元旦,网友@板扎在线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去哪儿网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不同用户使用不同设备,在去哪儿网上的价格完全不一样。这一话题随即在微博冲上热搜,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围观和讨论。
经过各类团购APP多年的市场教育,“线上预定火车票、机票、酒店等”已经成为人们当下出行的基本操作,此时“价格不一样”就成为用户脑海中敏感的神经,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平台当成“猪”来宰。
在网友@板扎在线发布的视频中,三位用户使用不同账号查询2022年12月28日至12月29日的上海某酒店客房价格,却出现了487元、520元和963元3种价格,最高价和最低价差476元。换句话说,“被大数据猎杀”的怨种用户,预定酒店的价格差不多是正常用户的两倍,强烈的对比让无数的网友内心不淡定。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怨种用户。
去哪儿官方火速回应
对于愈演愈烈的“大数据杀熟”热搜,去哪儿在1月1日立刻对该事件进行了回应,具体如下图所示:
去哪儿表示,2023年1月1日,微博用户曝出关于去哪儿网预订酒店价格差距大的问题,视频内容为失实信息。去哪儿要求该微博用户删除视频,停止侵害行为。
经核实,视频中三位用户会员等级存在较大差距;左侧用户享受最便宜的价格,因为该用户短期时间内购买过机票,平台给予较高等级钻石会员专享优惠券;中间用户非钻石会员等级,故优惠力度没有左侧用户高;价格最高用户因未登陆平台账号,故显示酒店原始报价,不享受任何优惠。
综上三位用户会员等级存在较大差异(钻石会员、普通会员、非平台会员),故享受商家促销活动不同,故此视频无法证实去哪儿网存在“杀熟”现象。
去哪儿也在声明函中强调,绝不存在“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且视频中没有任何相关证据可证明去哪儿存在“杀熟”现象,坚决杜绝赚取任何差价行为。同时指出该视频存在严重的侵权行为,相关报道应做删除处理。
但是,网友对于去哪儿的声明函并不相信,有大量的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怀疑遭遇过“大数据杀熟”。例如某网友曾在去哪儿上预定酒店,后来却发现比朋友们预定的更贵;也有网友进行了测试,发现有时确实会出现价格不一样的情况。
对此,去哪儿客服表示,酒店价格是实时波动,会员等级不同、优惠券力度不同、查询时间地点不同等都有可能会有相应的影响,并非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屡禁不止
所谓“大数据杀熟”,是指商家通过爬虫、数据收集、数据买卖等不合法的渠道,非法获取了用户多个维度的个人信息,包括购物习惯、收入、职业、兴趣爱好、支付能力等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用户画像。依据该画像,平台可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消费者,设置不同的价格区间,从而赚取平台价格和酒店价格之间的差价,实现利润最大化。
2017年,加拿大的新闻媒体CBC NEWS首次向公众揭露了大数据杀熟。
记者让一位消费者打开了两个不同的浏览器,一个浏览器是普通的常用浏览器,另一个是匿名浏览器,这样酒店就会将在匿名浏览器上订购酒店的消费者识别成新用户。结果显示,消费者电子设备上普通的常用浏览器上显示的价格为734加元,而匿名浏览器显示出的酒店价格比普通浏览器上显示出的价格便宜了22加元。
此消息一出,国内用户也发现,这一套路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上同样存在,针对不同的用户和设备,上面显示的价格明显不同。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这一端倪,多次有类似的案例陆陆续续被曝光关注,并引发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大数据杀熟多次被监管部门严厉打击。
但即便如此,大数据杀熟依旧生命力十分顽强。消费者和服务提供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平台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来实施差异化价格策略。
早期最为典型的“大数据杀熟”主要有两类:一是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高端手机用户最容易被“宰”,在系统的认知中,这类用户资产充足,对于价格因素不敏感,因此最不容易发现“杀熟”。二是平台高忠诚度用户容易被“杀熟”,正是因为用户黏度比较高,平台即便不向该群体提供优惠,也不会降低其消费水平,所以平台往往选择降低活动优惠,并将这部分资源向新用户或者低使用频率的用户倾斜。
而随着算法的演讲和定价规则日益复杂,“大数据杀熟”变的更加隐蔽,也越来越难以被用户发现。即便是被发现了,平台也有足够的战略空间对于价格不同进行说明。
根据某平台的调研研究,超过6成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曾经被“大数据杀熟”,特别是在移动设备的在线订购平台的“大数据杀熟”最为严重。而在黑猫投诉平台,近几年针对“大数据杀熟”的投诉量居高不下,涉及的范围包括酒店、机票、打车、外卖等多个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
但在用户权益维护方面,不少消费者遭遇了“大数据杀熟”后往往选择和客服反馈,或者是在互联网投诉平台进行投诉,再或者是将自己遇到的案例发布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述维权手段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无法解决用户的切身诉求。
在这场持续不断的“大数据杀熟”风波中,消费者很难通过高效的手段来及时维权。互联网服务平台占据着优势地位,导致很多消费者在发现“大数据杀熟”后,最终也只是选择上述简单手段维权。其根本原因在于维权的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消费者来说“极其不划算”。哪怕最终维权成功了,获得的无非是商家的赔偿和道歉,收益和维权投入严重不对等,故而很多消费者宁愿选择吃“哑巴亏”。
我国持续监管“大数据杀熟”
为了遏制平台“大数据杀熟”的现象,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包括《消费者权益》《电商法》《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等都对于“大数据杀熟”作出了细致的规定,明确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例如《电商法》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子商务经营者向消费者发送广告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
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也对“大数据杀熟”发布了明确规定。
《暂行规定》要求经营者不得误导、引诱、替代或者强制旅游者做出评价,不得滥用大数据等网络技术手段分析侵犯旅游者的合法正当权益。不得为“大数据杀熟”行为提供机会,并公示全国旅游投诉渠道,鼓励平台经营者先行赔付。
同时还明确,商家不允许使用信息技术类手段,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进行差别定价,如果被发现有类似的行为的商家将被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暂行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如有违背该规定的商家,由县级以上文化旅游行政部门按《电子商务法》第七十七条依法处置,即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改正,没收违法经营所得钱款,或将面临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严重的话或将处20万元以上的罚款等。
此外,由于“大数据杀熟”还涉及到数据的使用和存储,因此也和《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存在关联,企业违规使用“大数据杀熟”可能会遭遇多种监管处罚。
大数据杀熟无异于杀鸡取卵
对于企业来说,“大数据杀熟”带来的短期利润确实令人心动,但是对于整个互联网产业而言,“大数据杀熟”无异于是一种杀鸡取卵的行为。随着用户网络安全意识的逐渐觉醒,人们对于“大数据杀熟”平台的厌恶度正在持续升高。
一旦“大数据杀熟”引发了用户的大规模抵制,那么给企业和互联网经济带来的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用户将不再相信该品牌,连带着也对整个产业充满了不信任感。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这种为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的个别企业文化,导致了市场上所有主体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使其不再关注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创新,而是依赖于资本优势、市场地位去利用制度欠缺和规则漏洞以攫取超额利润。这种伤害,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效率,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也让技术本身的进步发展蒙上阴影。